写在车评之前:中国汽车没有那么多“当年”,一切都是新的
作者:admin 时间:2016-08-08 20:07
字号
中国汽车市场太大了,新车又如此之多,对于一个以评论为责的汽车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亦是一件坏事。好,是你永远不缺话题,每天大家都在忙着你追我赶,绞尽脑汁想要多吃一口中国市场这块大肥肉,矛盾自然层出不穷;坏,则是一种无休无止的纠结。时间已经证明,不管一款新车起初看上去有多么亮眼,最终都有可能一事无成。在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上,大家往往不能按套路出牌,因为套路本就在变。我们不是处在那个20年前任何新鲜事物够能勾起强烈好奇心的年代,也不是处在如今欧美人民正经历的,中古车盛行,集体怀旧的年代。我们恰巧在中间,有一些自己的规矩,但又左右摇摆。
市场自然有起有浮,但总体上一直处在快速的上升期,就算如很多预言家所料,中国汽车市场今后不再会有超过10%的年增长率,但其与真正的低速增长间仍有距离。所以,每一款新车都在想着颠覆现有细分市场或者再造新的细分市场。但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因为,人比车变化得更快了。当海淘由一种时尚变成一种习惯,消费者从被动理解产品转向主动了解产品,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曾被视为稀奇之物的汽车。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互联网传来的大量资讯,甄别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年轻消费者在购车时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许他们在进店以前就已经对车型了如指掌。在这一点上,他们理性的反而不像热血的年轻人。也因为如此,主机厂如今都流行走年轻化的路线,不仅因为这一群体购买力庞大,也因为他们的“懂得”很有可能是主机厂重塑品牌的重要契机。
与年轻人不同,中年消费者往往拥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他们对汽车价值的判断多用一些简单和传统的标准,例如排量的大小。所以,在某些车型上主机厂将宣传重点放在新技术与新材质层面,未必能够引起中年消费者的兴趣。这种产品力不俗,但销量上不去的“意外”已经被很多产品以大代价验证。说到底,汽车消费历史太短,总有一些产品要为这种缺失埋单。
消费心理的多元化较之消费构成则有过之无不及。如今的SUV销售持续火爆,根子上源于国人对大车所赋予一种身份幻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市场出现很多畸形的产品便不足为奇了。长轴距车型也是如此,只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打磨,为中国定制的“L”已渐渐不再是一种集体需求。只有当一款标志性的车型完胜或大败时,我们才会明显感觉到市场已至分水岭。所以,新老消费习惯很有可能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作为评论人,我们需要实时权衡一款独立的产品是否过于保守或激进。
如同对待任何消费品,人与车相处久了,就会有情感,也就会有情感营销,尽管这个“久”字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20余年。20个春秋,用在造车尚是起步,但若用在营销已能著书。如今各大驻扎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习惯了用一个新奇异的标语,一场震耳欲聋的发布会来包装自己每一款产品。他们深信,当消费者开始在汽车上寻找除了代步与彰显财富外更隐性的价值时,成功的产品在驶出车间那一刻依旧是半成品。但是,营销水准是否与产品力相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评论一款车时,我们会把其附加的情感价值当作一个重要的部分来看待,但对此也会“吝惜”笔墨。
中国汽车市场并没有那么多“当年”可以用来回忆,来自经验的判断可靠度有限,销量亦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让一款产品变得模糊,但我们依旧要缜密地去看,去判断,就算变化太快,今天所言,翌日已过时。
市场自然有起有浮,但总体上一直处在快速的上升期,就算如很多预言家所料,中国汽车市场今后不再会有超过10%的年增长率,但其与真正的低速增长间仍有距离。所以,每一款新车都在想着颠覆现有细分市场或者再造新的细分市场。但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因为,人比车变化得更快了。当海淘由一种时尚变成一种习惯,消费者从被动理解产品转向主动了解产品,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曾被视为稀奇之物的汽车。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互联网传来的大量资讯,甄别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年轻消费者在购车时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许他们在进店以前就已经对车型了如指掌。在这一点上,他们理性的反而不像热血的年轻人。也因为如此,主机厂如今都流行走年轻化的路线,不仅因为这一群体购买力庞大,也因为他们的“懂得”很有可能是主机厂重塑品牌的重要契机。
与年轻人不同,中年消费者往往拥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他们对汽车价值的判断多用一些简单和传统的标准,例如排量的大小。所以,在某些车型上主机厂将宣传重点放在新技术与新材质层面,未必能够引起中年消费者的兴趣。这种产品力不俗,但销量上不去的“意外”已经被很多产品以大代价验证。说到底,汽车消费历史太短,总有一些产品要为这种缺失埋单。
消费心理的多元化较之消费构成则有过之无不及。如今的SUV销售持续火爆,根子上源于国人对大车所赋予一种身份幻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市场出现很多畸形的产品便不足为奇了。长轴距车型也是如此,只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打磨,为中国定制的“L”已渐渐不再是一种集体需求。只有当一款标志性的车型完胜或大败时,我们才会明显感觉到市场已至分水岭。所以,新老消费习惯很有可能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作为评论人,我们需要实时权衡一款独立的产品是否过于保守或激进。
如同对待任何消费品,人与车相处久了,就会有情感,也就会有情感营销,尽管这个“久”字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20余年。20个春秋,用在造车尚是起步,但若用在营销已能著书。如今各大驻扎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习惯了用一个新奇异的标语,一场震耳欲聋的发布会来包装自己每一款产品。他们深信,当消费者开始在汽车上寻找除了代步与彰显财富外更隐性的价值时,成功的产品在驶出车间那一刻依旧是半成品。但是,营销水准是否与产品力相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评论一款车时,我们会把其附加的情感价值当作一个重要的部分来看待,但对此也会“吝惜”笔墨。
中国汽车市场并没有那么多“当年”可以用来回忆,来自经验的判断可靠度有限,销量亦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让一款产品变得模糊,但我们依旧要缜密地去看,去判断,就算变化太快,今天所言,翌日已过时。
责任编辑:imToken新闻报料:400-888-8888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写在,车评,之前,中国,汽车,没有,那么,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