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觉得“青春片”是贬义词,也别错过《六弄咖啡馆》

作者:admin 时间:2016-08-08 20:07

字号
注:本文有剧透
《六弄咖啡馆》上映的时候,片中已经剪掉了戴立忍的戏份,也几乎不见什么宣传,大概剪片子和斟酌得失已经让电影本身有些“疲惫”。
豆瓣5.7的评分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着实不公平。这其中有水军等的借题发挥,也有习惯性对”青春片“这个逐渐变成贬义词片种的不屑一顾。
“青春片”逐渐在大陆电影市场成为烂片的代名词,这件事真是和青春本身一样伤感。不过台湾的青春片毕竟有大量珠玉在前,保持平均水准还是有其保障的。
《六弄咖啡馆》剧照
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样,《六弄咖啡馆》也改编自台湾的畅销书。不过它的销量更大,讲述的故事更为深刻,更加集中于爱情的增满,对家庭和兄弟情的部分则轻描淡写了些。
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影片最终的人生悲剧感没有推到应有的情绪点,最后悲情结尾的收场显得潦草突兀。但单就爱情过程的部分,在描摹上依然是动人的。
《六弄咖啡馆》剧照
“六弄”不是一条弄堂,“弄”是书中主人公人生的维度。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对于单亲家庭的成长和艰难的人生这部分,影片一笔带过。
单看爱情,起初和大多数青春片一样,差别不大。学渣少年为了学霸女神进取努力,也得到了女神的青睐。尽管考上了大学,不过两人分隔两地。
值得表扬的是关于那三百六十公里的距离。眼下青春片很多,关于不成熟的爱情中彼此“相爱相杀”的桥段已经撕得让人有些审美疲劳,好好拍一段异地恋的电影倒是不多见。
如果说《那些年》让人看到了青春的热血冲动和每个小男生心中对沈佳宜的向往,《我的少女时代》让女孩们的少女心重新吹出粉红色泡泡,那么《六弄咖啡馆》中关于异地恋的那份带着咖啡香气的苦涩的回味,多少也能让走过异地恋的少年们恍惚一阵。
《六弄咖啡馆》剧照
年轻时候的爱情,平白得全然不需要那么多顾虑和勇气。电话里说好明天吃排骨饭,后天是酱鸭饭,就好像是在一起。
打工好像变成了打鸡血,因为换来的每一笔钱都预示着离下一次的见面又进了一步;而分别的那一份依依不舍,牵着的两条手臂逐渐从V形变成一条直线,又是多么熟悉的场面。
可即便如此,女孩说,我还是害怕未知。毕竟大学是人生中太关键的阶段。眼界和经历,决定了彼此的人生走向。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女孩,和告诉对方“我一直在这里”停留在原地的男孩,注定要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没有对错,只有深深的无力。于是他们互相指责完后,还是要抱在一起相拥痛哭。
《六弄咖啡馆》剧照
男孩说:“我与你同在啊,为什么你看不到我的努力?”
女孩却只能心灰意冷地回一条短信:“你不在。”
和《那些年》一样,《六弄咖啡馆》也在讲一个关于女孩比男孩更早熟的故事。留在原地的那一个,一次次地说着“你和以前不一样了”,终究只能无能为力地叹息。
这不是简单的地域上的距离,对人生的选择注定了两个人渐行渐远的方向。异地恋的时候,有多少的力不从心和不甘心,都可以把理由推脱给距离。
“如果有手机能够随时沟通,是不是会不一样?”“如果我给她买一只猫,她是不是就会不生气?”“如果我们能一起成长,一起读书,一起吃饭,是不是就能一直在一起?”……一个个如果,都没有答案了。
可是过程里,每一次的飞奔、狂喜、甜蜜和失落,都是如此的真实,简单的浅吻也能听见心跳的声音。
《六弄咖啡馆》有台湾小清新电影中惯见的美好细节。细节里是有心,而演员的功力让细节显得有说服力。
比起这些年在大陆的青春片里看惯了大明星装嫩或者错把颜值当演技刷分,《六弄咖啡馆》的演员表演是电影的另一个加分项。
董子健不是严格意义上称得上帅的小鲜肉,但无疑是同龄小鲜肉中演技出众的一位。尽管操着一口生硬的台湾腔让他在台词上没有很好的发挥,然而情绪表达上的到位,足够弥补台词上的不足,让人物成立。
一出道就获得金像、金马两项最佳新人提名的颜卓灵,有着邻家女孩的乖巧和干净空灵的气息。从懵懂少女到逐渐成熟后面对和男朋友的差距,内心的委屈、纠结和不舍也都在表演中得到了说明。
另一个少年阿智的线索其实是整个青春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陪你挂科、陪你打架的少年,顶着重感冒、骑着机车、带着好兄弟穿越台风,日夜兼程地赶去和你共同面对残忍的结局。
也是这个少年,在你面对人生重大挫折的时候,用激将法刺激你和他头破血流地干上一架,以此宣泄出心中郁积的情绪。
《六弄咖啡馆》剧照
还是这个少年,在主角都以各自的方式离场之后,拾掇起两人的遗憾和残念,开起承载着青春记忆的“六弄咖啡馆”,成为这段唏嘘爱恋的延伸。
兄弟情的部分,在一个男性视角的青春片里该和爱情一样举足轻重。但无奈戴立忍(成年阿智)的部分被剪掉,这个人物的存在感被削弱,最后那个约定也变得有些莫名其妙。
从整部影片的节奏和节奏感来说,因为太过于集中在爱情的部分,母亲去世的打击以及原本男主角人生困局的绝望感在前情中没有完整地铺展。
因此告别世界的结局来得如此猝不及防,仿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因为失去爱情而无法承受打击的少年最终自杀的故事。
这样的逻辑不免过于中二。悲剧的结局能够提升整个影片的质感,但得层层递进做好铺垫。
在敏感的青春里,走向极端结局的青春其实并不少见。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者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最后的结局都疼得让人窒息。而《六弄咖啡馆》措手不及的结局没能拉升整部片子,只留给人画风突变的一脸懵逼。
这大概和片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错乱台湾腔一样,是合拍带来的某种“后遗症”吧。
身为原著作者的导演想要保留作品的完整性,但又在风格操作上希望尽量接近商业片的节奏和质感。所以这是单章表现比整体更好的影片。
但瑕不掩瑜,毕竟其中有真的被戳到的部分,也比同档期另一部以超越《富春山居图》为己任的大片值得推荐吧。
责任编辑:imToken新闻报料:400-888-8888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即使,你,觉得,“,青春片,”,是,贬义词,也别,
继续阅读
热新闻

APP下载

客户端下载
推荐
关于我们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