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贞:做带刺的玫瑰,而不是那根刺
作者:admin 时间:2016-08-01 18:57
字号
2015年8月21日,上海,陈绮贞出席思想湃谈论新书创作。澎湃新闻记者 高征 图
2014年,陈绮贞腹膜炎复发,住院开刀治疗,原定的巡演计划推迟,在医院等待康复的过程里,她躺在病床上,目睹了许多生老病死——这次经历被她形容为人生最大的挫折。出院后养病的日子里,陈绮贞开始钻研烹饪,并且最终完成了散文集《不在他方》的出版工作,该书收录了她的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三场对谈和一段问答。更有趣的是,向来喜欢金庸小说的陈绮贞,甚至发现了自己对《甄嬛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在他方》缘起于2011年夏天陈绮贞在古巴哈瓦那的一次旅行,那是一个网络和手机并不流行的地区,当陈绮贞拿起相机,所有路人都会对她非常好奇。陈绮贞回国以后,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笔,尽可能把这些与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原始面貌记录下来。
陈绮贞还透露了《不在他方》陆陆续续成册的过程中和上海的不解之缘:2014年,陈绮贞“时间的歌”上海演唱会后,当天晚上收到陈芳明老师帮她写的新书序言,夹带着演唱会刚刚结束的澎湃心情,陈绮贞在饭店痛哭了一个小时,那时候,也刚好是陈绮贞刚刚手术完的第一个大型演出,因此她对上海的感情也更深了一层:“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在上海都经历了,包括我的单曲《偶然与巧合》写完的那个晚上也是在上海。”
近日,《不在他方》在大陆正式出版,陈绮贞戴着一副女学生款式的圆眼镜来到上海做客“思想湃”活动。这一次,她的身份从歌手转变为写手,讲座分享的主题是“歌手与写手的奏鸣”,标题来源于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陈芳明老师为《不在他方》所撰写的序言。
8月21日,陈绮贞做客“思想湃”,分享当歌手与写手的心得。澎湃新闻记者 高征 图
《不在他方》的书名仿佛与《旅行的意义》遥相呼应,来自于陈绮贞最近的单曲《偶然与巧合》最后一句歌词。陈绮贞说,“不在他方”四个字符合蛰伏后回归的心情,创作《旅行的意义》前,她并没有很多出国经验,写下这首歌后,像是被它带着去了很多国家,最后却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台北:“从自己家到便利商店,都可以当成是一趟旅行,真正的幸福不一定是在远方才能够追寻到,很可能此时此地,现在的自己,就能给自己最需要的答案。”
谈写作:《不在他方》是一个偶发事件
“我从来不觉得我自己写了几首歌词,就能够真正当好一个作家。对我来讲,创作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不在他方》还是被我定义为一个偶发事件。我最爱的还是音乐,好好地把歌词的几行字写好,会是我一生的功课,我会继续努力。”陈绮贞在讲座伊始,便向读者坦白,写作对于自己而言,就像19岁提笔创作自己第一首歌一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偶然。事实上,《不在他方》并不是陈绮贞出版的第一本书。
2001年,陈绮贞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不厌其烦》,LOMO相机、笔、吉他、游泳证、门票组成一本图文书,漆黑的封面上绘着一只蓝色轮廓的手掌,串联起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敏锐、奇想或歇斯底里的情绪。如果说《不厌其烦》类似陈绮贞某一时期音乐与生活状态的延伸,《不在他方》却可被视作其离“写作者”最近、离“歌手”身份最远的一本独立的作品。
三四年前,一直在陆陆续续写作的陈绮贞,尝试把写作规律化,首先就是要赋予写作一种“仪式感”:“我还记得第一个月的头两个礼拜,我会觉得自己很做作,有时候坐下来,可能一个小时只写一行,可是我就要求自己,不管你写一个字或者你坐在那边打瞌睡,你都不能离开这张桌子,你的手也不能离开电脑,就是写就对了。大概第三个礼拜开始,我已经忘记这是一个仪式,也忘记给自己定下的规则,事情越来越顺利,我不知道这对别的创作者来说是不是管用,但这对我来说蛮管用的。”
“我知道书的篇章跟一首歌比起来是很大的,它不能够像我在飞机上或住旅馆时,花费5分钟、10分钟写一句、两句歌词,所以为了让我能够有产出空间,我就规定自己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时间到了我就坐下来写,也是这样写了一两个月,才有一个书本的雏形出来。”然而此时,写作之于陈绮贞还只是一种记录,并没有正式出版的计划。
台湾政治大学(陈绮贞的母校)教授陈芳明,则是促成《不在他方》出版的重要人物。大约2012年秋天,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的陈绮贞,渐渐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足,想要重回校园。于是,陈绮贞决定去陈芳明教授的课堂上旁听中文系课程。
陈芳明的第一堂课便是罗兰·巴特的《作家已死》。然而,陈芳明却鼓励在他眼里纯粹、敏感、聪慧的学生,把她书写的文字结集出版,就在陈绮贞犹豫不决时,陈芳明连出版社、编辑都帮她找好了。
陈芳明为《不在他方》所写的序言,开头便是:“一位歌手与文字写手之间距离有多遥远?”陈绮贞说,这个“远”是时间上的距离:“无论当歌手或是当写手,像是水装在不同的容器里。音乐可以通过编曲、旋律、唱歌的方式,让我自己获得更多安全感,但只有单纯的文字的时候,就像被装在透明的玻璃杯里,非常容易被透视,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这么容易被别人看穿我的内心。随着时间的演变,我自己也成熟了,我对我的受众也更加了解,因而可以更放心地把我自己内心的情感,变成这样一本透明的书呈现出来。”
谈挫折:做有刺的玫瑰,而不只是一根刺
2012年,陈绮贞《背对哈瓦那》慈善摄影展。
2011年,陈绮贞带着自己的相机在古巴哈瓦那非观光区游走,当地一间老人医院里,充斥着很多目光呆滞的病人,陈绮贞拿出拍立得帮他们拍照,其中有一个老人,看到自己慢慢浮现在照片里时,突然喊了一句类似于“哈利路亚”的陈绮贞听不懂的话,病房里所有病人就像被施了魔法,统统跑过来拉住陈绮贞的衣角,都想要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
有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婆婆,当她拿到她那张照片时,表现得很愤怒,原来,照片还没有显影,她觉得自己被陈绮贞欺骗了,然后对着陈绮贞破口大骂。陈绮贞为难之中,记得自己来古巴之前学过一个月西班牙文,就忙跟她说:“等一下!”然后,老婆婆耐心地坐在那里,人生第一次看到自己慢慢在空白的相纸上一点点浮现,脸上洋溢的幸福专注,让陈绮贞至今难忘。
2014年11月8日,上海,陈绮贞“时间的歌”上海演唱会。CFP 资料
“等一下”这句话,正和陈绮贞现在的心境微妙重合,2014年的一场大病,被陈绮贞形容为人生最大的挫折:“我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好好的照顾自己,因为我的病,很多演出取消或者是延期,让期待的人落空,让爱我的人担忧。照顾自己,是每个人必须在每个年纪面对的功课。”
生病的经历,让陈绮贞可以更坦然地面对时间流逝:“我会随着时间老去,如果我幸运地可以活很久,我就会幸运地变老,可能会满头白发,可能会满脸皱纹,可能会驼背,但是我就是相信,我会永远年轻。”
“所以我在想,我的命运,可能就是我自己的挫折,也许这个世界没有现成的规则让我把我的困难迎刃而解,我必须自己创造方法。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就变成属于我自己的作品、思考或行为模式。”最近的陈绮贞暂时没有新的旅行计划,她宅在家里,没事翻一翻一直没看完的《在路上》,然后慢慢打磨自己的新歌:“所以当大家听到我的一首歌觉得泪流满面或疗愈无比时,通常我自己可能在里面死过很多次了。如果我真的有什么使命,我希望是我创造自己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还能够有能力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他人。”
印象很深刻的,是思想湃的观众问陈绮贞,怎样对抗负面情绪,陈绮贞举了一个网络评论的例子:“有时候我看网络的评论,很多意见是他自己对事情的完整理解,我会看得很着迷,即使他有些可能在批评我,但是他真的写得非常好,逻辑清晰,论述得当,我甚至会忘记他是在骂我。”
然而另外一些,属于“一看就知道他不完全是针对你,只是想要抒发情绪”的,陈绮贞已经可以轻意跳过了:“我们的人生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追求,要把时间花在更值得珍惜的事情上面。其实用一句话总结,我期望自己虽然不可能完美,但是尽可能像一朵有刺的玫瑰,而不单纯只是玫瑰花瓣掉落后剩下的刺。”
谈尼采:永远不会让自己成为正方形的西瓜
陈绮贞与文学一直宿缘不浅,她的MV《下个星期去英国》最后结尾部分,正是她的好朋友张惠菁的小说《给冥王星》。“你的歌替许多人守护着一个纯净款款,摇晃的透明。波光所在,似乎许多人都存在,某个时光得到过你的一个像整幅星空忍住眼泪,直到一颗流星划过那样的疗伤。”这一句,是作家骆以军给陈绮贞音乐的注解。
陈绮贞和骆以军有一张很经典的合影,胖胖的骆以军在左,瘦削的陈绮贞在右,中间有一棵树:原来,骆以军家的屋顶上种了很多树,陈绮贞送给他一棵小树苗,骆以军开玩笑似的把那棵树取名为“陈绮贞树”。陈绮贞佩服骆以军的小说一部比一部长:“我比较擅长写短的东西,如歌词、散文、短文,像苦行僧一样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的作家,我都很崇拜。”
谈到这些作家生活里的面貌,陈绮贞用了“文艺青年”四个字:“收到他们的信和简讯时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会维持着很一致的风格,就是跟他们的写作、个人的风格都很像。热爱文字或者创作的人其实都很单纯,可能就是那样一份单纯才有办法让他们执着这么久。”
陈绮贞谈到跟乐评人张铁志的一次聊天,陈绮贞说,她对纯粹的东西很着迷:“纯粹的东西都是‘有毒’的,比如酒精、糖、毒品,所以有某种疯狂特质的人会对提炼过的纯粹上瘾。在写作这么孤独的状态下,他们照样可以一字一字锤炼,建构他所认为的世界,即使没有人真正理解,或是只有少数人能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依然奋不顾身投入在创作里面。”
乐评人张铁志在今年2月曾与陈绮贞进行了一次关于阅读的对话,刊载于香港《号外》杂志,陈绮贞提到她最喜欢的哲学家是尼采。思想湃讲座现场,陈绮贞又被观众问到尼采的问题,她笑言,大学就读哲学系的自己其实修的是“音乐系”,因为都在玩乐团,曾经想转考新闻系,笔试第二,却因为受不了几位老师拷问般的面试留在哲学系。
年纪轻轻的陈绮贞,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哲学系的“老灵魂”,但是,尼采的思想却在成长阶段给她过鼓励。
“尼采是一个疯子,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神经病,我自己的成长过程里一向比较习惯怀疑,怀疑很多规矩,怀疑人生的一些变动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当年看尼采的时候,他鼓励人要有反抗的心。”陈绮贞说,反抗不是推翻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而是思考很多既定规则是不是必须要遵守,“就好像我的脑海里最近常常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正方形的西瓜,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不会也永远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正方形的西瓜,我们必须要对那些从小就希望我们在相同的尺寸盒子里面长大,希望方便控制我们收纳我们的人抱有警觉心。要好好的活出一个人的样子而不是活在设定好的尺寸里,是尼采给我最大的启发。”
2014年,陈绮贞腹膜炎复发,住院开刀治疗,原定的巡演计划推迟,在医院等待康复的过程里,她躺在病床上,目睹了许多生老病死——这次经历被她形容为人生最大的挫折。出院后养病的日子里,陈绮贞开始钻研烹饪,并且最终完成了散文集《不在他方》的出版工作,该书收录了她的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三场对谈和一段问答。更有趣的是,向来喜欢金庸小说的陈绮贞,甚至发现了自己对《甄嬛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在他方》缘起于2011年夏天陈绮贞在古巴哈瓦那的一次旅行,那是一个网络和手机并不流行的地区,当陈绮贞拿起相机,所有路人都会对她非常好奇。陈绮贞回国以后,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笔,尽可能把这些与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原始面貌记录下来。
陈绮贞还透露了《不在他方》陆陆续续成册的过程中和上海的不解之缘:2014年,陈绮贞“时间的歌”上海演唱会后,当天晚上收到陈芳明老师帮她写的新书序言,夹带着演唱会刚刚结束的澎湃心情,陈绮贞在饭店痛哭了一个小时,那时候,也刚好是陈绮贞刚刚手术完的第一个大型演出,因此她对上海的感情也更深了一层:“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在上海都经历了,包括我的单曲《偶然与巧合》写完的那个晚上也是在上海。”
近日,《不在他方》在大陆正式出版,陈绮贞戴着一副女学生款式的圆眼镜来到上海做客“思想湃”活动。这一次,她的身份从歌手转变为写手,讲座分享的主题是“歌手与写手的奏鸣”,标题来源于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陈芳明老师为《不在他方》所撰写的序言。
8月21日,陈绮贞做客“思想湃”,分享当歌手与写手的心得。澎湃新闻记者 高征 图
《不在他方》的书名仿佛与《旅行的意义》遥相呼应,来自于陈绮贞最近的单曲《偶然与巧合》最后一句歌词。陈绮贞说,“不在他方”四个字符合蛰伏后回归的心情,创作《旅行的意义》前,她并没有很多出国经验,写下这首歌后,像是被它带着去了很多国家,最后却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台北:“从自己家到便利商店,都可以当成是一趟旅行,真正的幸福不一定是在远方才能够追寻到,很可能此时此地,现在的自己,就能给自己最需要的答案。”
谈写作:《不在他方》是一个偶发事件
“我从来不觉得我自己写了几首歌词,就能够真正当好一个作家。对我来讲,创作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不在他方》还是被我定义为一个偶发事件。我最爱的还是音乐,好好地把歌词的几行字写好,会是我一生的功课,我会继续努力。”陈绮贞在讲座伊始,便向读者坦白,写作对于自己而言,就像19岁提笔创作自己第一首歌一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偶然。事实上,《不在他方》并不是陈绮贞出版的第一本书。
2001年,陈绮贞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不厌其烦》,LOMO相机、笔、吉他、游泳证、门票组成一本图文书,漆黑的封面上绘着一只蓝色轮廓的手掌,串联起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敏锐、奇想或歇斯底里的情绪。如果说《不厌其烦》类似陈绮贞某一时期音乐与生活状态的延伸,《不在他方》却可被视作其离“写作者”最近、离“歌手”身份最远的一本独立的作品。
三四年前,一直在陆陆续续写作的陈绮贞,尝试把写作规律化,首先就是要赋予写作一种“仪式感”:“我还记得第一个月的头两个礼拜,我会觉得自己很做作,有时候坐下来,可能一个小时只写一行,可是我就要求自己,不管你写一个字或者你坐在那边打瞌睡,你都不能离开这张桌子,你的手也不能离开电脑,就是写就对了。大概第三个礼拜开始,我已经忘记这是一个仪式,也忘记给自己定下的规则,事情越来越顺利,我不知道这对别的创作者来说是不是管用,但这对我来说蛮管用的。”
“我知道书的篇章跟一首歌比起来是很大的,它不能够像我在飞机上或住旅馆时,花费5分钟、10分钟写一句、两句歌词,所以为了让我能够有产出空间,我就规定自己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时间到了我就坐下来写,也是这样写了一两个月,才有一个书本的雏形出来。”然而此时,写作之于陈绮贞还只是一种记录,并没有正式出版的计划。
台湾政治大学(陈绮贞的母校)教授陈芳明,则是促成《不在他方》出版的重要人物。大约2012年秋天,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的陈绮贞,渐渐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足,想要重回校园。于是,陈绮贞决定去陈芳明教授的课堂上旁听中文系课程。
陈芳明的第一堂课便是罗兰·巴特的《作家已死》。然而,陈芳明却鼓励在他眼里纯粹、敏感、聪慧的学生,把她书写的文字结集出版,就在陈绮贞犹豫不决时,陈芳明连出版社、编辑都帮她找好了。
陈芳明为《不在他方》所写的序言,开头便是:“一位歌手与文字写手之间距离有多遥远?”陈绮贞说,这个“远”是时间上的距离:“无论当歌手或是当写手,像是水装在不同的容器里。音乐可以通过编曲、旋律、唱歌的方式,让我自己获得更多安全感,但只有单纯的文字的时候,就像被装在透明的玻璃杯里,非常容易被透视,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这么容易被别人看穿我的内心。随着时间的演变,我自己也成熟了,我对我的受众也更加了解,因而可以更放心地把我自己内心的情感,变成这样一本透明的书呈现出来。”
谈挫折:做有刺的玫瑰,而不只是一根刺
2012年,陈绮贞《背对哈瓦那》慈善摄影展。
2011年,陈绮贞带着自己的相机在古巴哈瓦那非观光区游走,当地一间老人医院里,充斥着很多目光呆滞的病人,陈绮贞拿出拍立得帮他们拍照,其中有一个老人,看到自己慢慢浮现在照片里时,突然喊了一句类似于“哈利路亚”的陈绮贞听不懂的话,病房里所有病人就像被施了魔法,统统跑过来拉住陈绮贞的衣角,都想要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
有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婆婆,当她拿到她那张照片时,表现得很愤怒,原来,照片还没有显影,她觉得自己被陈绮贞欺骗了,然后对着陈绮贞破口大骂。陈绮贞为难之中,记得自己来古巴之前学过一个月西班牙文,就忙跟她说:“等一下!”然后,老婆婆耐心地坐在那里,人生第一次看到自己慢慢在空白的相纸上一点点浮现,脸上洋溢的幸福专注,让陈绮贞至今难忘。
2014年11月8日,上海,陈绮贞“时间的歌”上海演唱会。CFP 资料
“等一下”这句话,正和陈绮贞现在的心境微妙重合,2014年的一场大病,被陈绮贞形容为人生最大的挫折:“我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好好的照顾自己,因为我的病,很多演出取消或者是延期,让期待的人落空,让爱我的人担忧。照顾自己,是每个人必须在每个年纪面对的功课。”
生病的经历,让陈绮贞可以更坦然地面对时间流逝:“我会随着时间老去,如果我幸运地可以活很久,我就会幸运地变老,可能会满头白发,可能会满脸皱纹,可能会驼背,但是我就是相信,我会永远年轻。”
“所以我在想,我的命运,可能就是我自己的挫折,也许这个世界没有现成的规则让我把我的困难迎刃而解,我必须自己创造方法。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就变成属于我自己的作品、思考或行为模式。”最近的陈绮贞暂时没有新的旅行计划,她宅在家里,没事翻一翻一直没看完的《在路上》,然后慢慢打磨自己的新歌:“所以当大家听到我的一首歌觉得泪流满面或疗愈无比时,通常我自己可能在里面死过很多次了。如果我真的有什么使命,我希望是我创造自己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还能够有能力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他人。”
印象很深刻的,是思想湃的观众问陈绮贞,怎样对抗负面情绪,陈绮贞举了一个网络评论的例子:“有时候我看网络的评论,很多意见是他自己对事情的完整理解,我会看得很着迷,即使他有些可能在批评我,但是他真的写得非常好,逻辑清晰,论述得当,我甚至会忘记他是在骂我。”
然而另外一些,属于“一看就知道他不完全是针对你,只是想要抒发情绪”的,陈绮贞已经可以轻意跳过了:“我们的人生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追求,要把时间花在更值得珍惜的事情上面。其实用一句话总结,我期望自己虽然不可能完美,但是尽可能像一朵有刺的玫瑰,而不单纯只是玫瑰花瓣掉落后剩下的刺。”
谈尼采:永远不会让自己成为正方形的西瓜
陈绮贞与文学一直宿缘不浅,她的MV《下个星期去英国》最后结尾部分,正是她的好朋友张惠菁的小说《给冥王星》。“你的歌替许多人守护着一个纯净款款,摇晃的透明。波光所在,似乎许多人都存在,某个时光得到过你的一个像整幅星空忍住眼泪,直到一颗流星划过那样的疗伤。”这一句,是作家骆以军给陈绮贞音乐的注解。
陈绮贞和骆以军有一张很经典的合影,胖胖的骆以军在左,瘦削的陈绮贞在右,中间有一棵树:原来,骆以军家的屋顶上种了很多树,陈绮贞送给他一棵小树苗,骆以军开玩笑似的把那棵树取名为“陈绮贞树”。陈绮贞佩服骆以军的小说一部比一部长:“我比较擅长写短的东西,如歌词、散文、短文,像苦行僧一样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的作家,我都很崇拜。”
谈到这些作家生活里的面貌,陈绮贞用了“文艺青年”四个字:“收到他们的信和简讯时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会维持着很一致的风格,就是跟他们的写作、个人的风格都很像。热爱文字或者创作的人其实都很单纯,可能就是那样一份单纯才有办法让他们执着这么久。”
陈绮贞谈到跟乐评人张铁志的一次聊天,陈绮贞说,她对纯粹的东西很着迷:“纯粹的东西都是‘有毒’的,比如酒精、糖、毒品,所以有某种疯狂特质的人会对提炼过的纯粹上瘾。在写作这么孤独的状态下,他们照样可以一字一字锤炼,建构他所认为的世界,即使没有人真正理解,或是只有少数人能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依然奋不顾身投入在创作里面。”
乐评人张铁志在今年2月曾与陈绮贞进行了一次关于阅读的对话,刊载于香港《号外》杂志,陈绮贞提到她最喜欢的哲学家是尼采。思想湃讲座现场,陈绮贞又被观众问到尼采的问题,她笑言,大学就读哲学系的自己其实修的是“音乐系”,因为都在玩乐团,曾经想转考新闻系,笔试第二,却因为受不了几位老师拷问般的面试留在哲学系。
年纪轻轻的陈绮贞,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哲学系的“老灵魂”,但是,尼采的思想却在成长阶段给她过鼓励。
“尼采是一个疯子,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神经病,我自己的成长过程里一向比较习惯怀疑,怀疑很多规矩,怀疑人生的一些变动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当年看尼采的时候,他鼓励人要有反抗的心。”陈绮贞说,反抗不是推翻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而是思考很多既定规则是不是必须要遵守,“就好像我的脑海里最近常常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正方形的西瓜,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不会也永远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正方形的西瓜,我们必须要对那些从小就希望我们在相同的尺寸盒子里面长大,希望方便控制我们收纳我们的人抱有警觉心。要好好的活出一个人的样子而不是活在设定好的尺寸里,是尼采给我最大的启发。”
责任编辑:imToken新闻报料:400-888-8888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陈绮贞,做,带刺,的,玫瑰,而,不是,那根,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