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为何纷纷去支教?短期支教作用微小且添乱吗?

作者:admin 时间:2016-08-08 18:58

字号
每逢寒暑假,大学校园内就会掀起一股支教热潮,时间上可长可短,空间上可远可近,从国内到国外都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对于支教意义的讨论随着志愿者人数的增加和支教范围的扩大也愈发引来争议。有人认为,大部分学生参加的是短期支教,然而短期支教在培养受教学生各种能力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此外,支教在一定程度上还打乱了学生原本的在校作息规律与学习生活。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要在自己人生履历上添上支教这一笔呢?
与平日里侧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教学不同,支教仿佛为常规教学按了暂停键,为孩子们展现了一个新世界,呈现了另一种新的可能。
新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希望与可能性,还有现实世界的横流物欲。受教学生相对地处于一种较为贫困淳朴的状态,而支教者带来的相对富裕世界的产物往往会使孩子们萌生超越其当下承受能力的占有欲。”我们的到来给这些物质不发达的小朋友,见识到了电子产品的好,他们甚至会主动问我们要手机。过早的让他们体会到他们经济所不能支付的物质产品,我觉得不好。”今年七月赴斯里兰卡支教的小牛感慨道。
打破常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受教学生身上,还体现在支教者自己身上。支教过程中,支教者往往远离自己熟识的舒适圈,在周围环境、接触的人、交流语言等各方面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外部世界的呈现者,支教者也是外部世界的接受者。学生们所在地的人文风情与自然风貌对于支教者来说也是未曾体验过的外部世界,这种呈现是互相的,支教这扇窗是双向的。”我觉得支教最大的意义是让孩子接触一个我们带来的不太一样的世界,认识新知,同时我们也容易被这种古朴感染。”赴安徽阜阳支教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小黄这么说道。
支教对于受教者的作用往往在于播种,而后期的栽培更多要靠学生自己和教师的努力。”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个项目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上了我的课后都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我可以帮他们把门打开,但他们愿不愿意进来是他们的个人选择。但如果有学生很愿意走进这扇门,我也愿意领他们进来,并且鼓励他们不要浪费挥霍无视自己的才能。”于今年一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做国际义工、教当地青少年英语的小静如是说。
“给孩子上课并不是我们这次来的主要工作,孩子们的英语水平不尽人意,沟通也很困难,上课其实并没有很大价值,但我们可以传递的是创造力,通过我们的ideas去创造更有趣的装饰物与游戏,去丰富孩子的娱乐活动。"一名在寒假赴斯里兰卡做国际义工的大二学生这样感慨道。
小静于今年一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做国际义工、教当地青少年英语。
支教者陪同当地的孩子玩耍。
对此,我们还采访了更多曾经或者正在支教的同学,看看他们怎么说。
Q1:参加的是什么团体组织的支教活动呢?去什么地方呢?多长时间呢?
王二(化名):参加的是去年寒假学校社团组织的支教,在西藏林芝市的一个小学。一个四十多人的大团队一起去拉萨,然后分到每个支教学校大概一组4-6人。出发前就确定全自费了,但是到学校之后的食宿是不花钱的,主要是路费和不在学校的时候的花销。
邓文:自发组织的,分别在2014年、2015年的暑假带队参加过20天左右的支教。2014年在仁怀支教,2015年在贵州息烽。
玉米:参加的是今年暑假学校社团组织的,在安徽颍上支教,待了2周时间。
刘华翔: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今年5月28号去,6月12号回来。支教地点是河南南阳唐河县张店镇的一个小学。
从心:我参加的是学校院系组织的“大学生暑期实践三下乡”活动,我们自己找的支教学校,确定进行支教活动,去的是商丘睢县董店乡向阳小学,一共14人,去了十天。
小埋:我参加的是青年支教协会组织的,支教地是湖南娄底的一个小学,离我们还挺近的。大一暑假待了半个月,一共去了二十个人。
雯雯:我在香港读书,参加的是我们的学校宿舍组织,叫宿舍义工组,hall community service group,去的是贵州。当时apply的人有很多的,但是最后只选择15个加上group的board一起去,费用部分需要自己承担,另一部分是group找赞助做义卖赚得的钱。
戴同学:参加的是由AIESEC组织的,去年12月去俄罗斯圣彼得堡,十周左右,整个团队20人左右,费用是自己承担。
Q2:支教的初衷是什么呢?
王二: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和对西藏的向往吧,还有对西藏教学状况的好奇。
邓文:我们是师范院校,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支教团,也可以说是我们学校一个传统吧。我是贵州人,想给家乡的孩子带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也给我们自己未来的教师生涯打基础吧。
刘华翔:因为暑假比较长,呆在家里也没有事干,想出去锻炼一下自己。
从心:我是因为觉得家里有人支持(父母都是教师),而且那边确实是缺少老师,暑假都是留守儿童没人看管,校长才把他们召集起来。
小埋:选择支教就是想帮助孩子们,因为也看过一些支教的视频,觉得孩子们很可怜,接受不到很好的教育,所以选择去支教。
雯雯:一直很想体验下支教,去接触不同群体、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吧。最后得到的感受应该远远超出了自己的expectation。
戴同学:当初选择支教是出于想利用寒假时间体验下生活,选择了这段支教也是因为是教外国学生觉得很有挑战性。
玉米任教班上的孩子们。
Q3:教多大的孩子呢?支教的内容是什么呢?
王二:我当时教五年级英语和音乐,因为本来就没有音乐、英语老师。
邓文:常规课加趣味课,包括舞蹈、礼仪、吟诵、演讲等等,学科性的还有一些活动和比赛。
玉米:负责心理健康课。其他的课还有写字、电影、古典钢琴赏析、物理化学实验、趣味语文、大学生活等,还办了趣味运动会。
刘华翔:一队15人,每人带一个班,从一到五年级,基本上所有课都上,吃住都和学生在一起。
从心:主要内容是上课,都是教课本知识。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活动,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也教太极拳、体育课、美术课什么的。
小埋:主要内容就是和孩子们一起玩,有一些孩子可能就是不太喜欢学习,就帮助他们寻找一个其他的适合自己的技能。
雯雯:主要是教英语,还有梦想励志讲堂、团队合作这方面的活动,利用每个人自己的特长建立小摊铺,让同学来参与,一起做手工,还有带他们唱歌跳舞,总之不是特别偏重学习方面。当时也有想偏重学习,但是效果不是特别的好。支教形式是住在同学家里,去住的家庭比较特殊,父母都贩卖毒品或进了监狱,家里只有小孩子,所以对他们过的生活有真实的体验,晚上一起去看星星、说说心里话,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一些痛苦和我们没接触过的东西。
戴同学:支教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学生水平教俄罗斯学生英语,同时介绍一些中国文化。
Q4:对短期支教的意义怎么看呢?
王二:对孩子们的话,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接触的不深入,我觉得知识上的帮助非常有限,所以主要还是让他们开阔眼界,让他们知道可以有很多种生活方式。对自己的话,知道了在不同地方的学生其实对于知识和接受教育的认识程度真的是不同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自己的生活吧,再有就是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帮他们拉了很多资金当奖学金,还有长期的结对资助。
小埋:有些家长就是让他们在家里干活儿,我们同学过去就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这些观点,很多家长和孩子他们开始去思考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了。我觉得支教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即使是比较形式化的,虽然不是全部的孩子都能够理解我们带来的东西,但总有一些孩子能够被触动,改变自己的命运。支教是不是形式化还是看支教的人用不用心,如果用心的话,时间短影响也会很大的。而且逐渐积累起来、一步一步,相信会有质的变化吧。对我个人而言影响不是太大,但是支教回来以后会感恩生活,花钱也会比较节俭。
雯雯:了解外面的世界,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这次支教回来以后我才参加很多义工活动,如果以后有机会也很愿意继续参加。
从参加支教的群体来看的话,我们本身的时间就不是太充裕,如果要实现短期支教目标的话,还是不太现实的。但有总比没有好,短期支教能够让更多的群体参与进来、让大家多感受,也给那边的小朋友提供接触外面的机会。陆续会有很多人参与进来,每一年去同一个学校、实现共同的目标,把短期支教变成一个循环的模式,这样短期的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
戴同学:支教的意义还是取决于组织方式吧,能让老师和学生都从中获益才算成功。
Q5:觉得支教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呢?
王二:预期以为自己可以带给他们非常大的帮助,但其实能做的很少。而且对于去支教的老师,虽然学校也很支持,但是有些教学方面的地方还是需要我们妥协的,并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计划来,而且前期沟通我们其实算是比较全面的了,但去了之后还是有很多要调整。比如那边的老师一定要上课,你就没课上了;那边的老师他不想讲课了,你就必须要去上他的课。
西藏那边很多地方都是发展旅游业,所以收入可观。乡下的小学内地资金扶持力度是很大的,有钱没老师,才导致教育水平落后的。有些地方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因为资源太落后了,所以孩子们还是得不到真正开阔眼界和体验多种生活的机会。在不同地区也有差别,(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方的孩子和我们这里的孩子没有区别。
从心:我觉得支教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因为以前接触过小孩子,知道孩子比较不好看管。其他条件也和预期中差不多,不过住宿条件是真的比想象中差。
小埋:支教住宿条件比较差,而且太热了,说实在的虫子很多,饭也不好吃。
戴同学:支教和自己预期基本相同,但是因为自己不会俄语,解释起来比较麻烦。支教回来之后,没有继续跟孩子联系,也没有了解过孩子的现状,主要也是由于语言障碍。对于支教的新看法就是短时间的支教可能不够系统,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和学生相处很开心。
从心和队友准备的气球。
Q6:觉得短期支教有什么需要改进或没能做到的地方吗?
王二:保险问题很难办,不知道谁负责。没有一个能承担全责的组织,一旦出事其实没什么保障的。因为国外现在应该有那种户外旅行支教公司,如果去的地方比较危险的话,组织起来还是有点困难。不过我们社团当时还挺规范的。
邓文:这个还好,其实我觉得本来就是短期支教,比起教授一些书本知识来说更重要的是陪伴,哪怕是能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就不虚此行了。像我们去年是运气比较好,遇到一个很开明、很有教育梦想的校长,其实联系支教点并不是很容易,很希望教育局等各相关单位能看到该活动的益处、多支持。
玉米:如果能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会更好,我们这次支教发现孩子的习惯太差,上课吵闹,随地乱扔垃圾。
从心:支教还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和小孩子产生感情以后,我们还是要离开,对孩子可能是一个伤害,走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一直在哭。
小埋:我们支教有很多人报名,筛选有时不是特别合理,多数时候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但可能在他们会在与孩子沟通上有问题、不是特别能够考虑学生的情况。那边的孩子们会知道你只是待一段时间,就会问你什么时候走,如果你说时间比较短的话,那些孩子就会刻意远离你,怕你走的时候自己太难过,害怕自己受伤。
雯雯:虽然短期支教能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但是很无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他们,感觉自己能做的只是陪他们说话、给他们多建立一些信心。学校暴力问题比较常见,但其实那些孩子并不是想做坏事,还是缺少关爱。
    随着时间过去,联系的频率会越来越少,但是下一批的人过去,还是有继续和这些孩子联系的人。虽然支教时间比较短,但是也能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如果当时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力量足够大、足够支撑他们,那么这种帮助是大于别离时给他们带来的一两个月的伤害的。 
从心和队友离开时,孩子们来送别。
相信支教打破常规的力量,同时也不满足于这种力量。支教者们也很清楚短期支教的通病,实质性具体化的作用无法清晰丈量。大部分志愿者在支教结束后就没再与学生们联系过了,也并不清楚学生们的现状。不少志愿者提出,与其让短期支教在数量与空间上泛滥成灾,不如将更多精力投入更有深度的长期支教。实践长期支教的困难就在于地域上支教地点离支教者生活区域远,时间上与支教者正常生活学习安排相冲突。愿意打破常规生活去边远或贫困地区长期支教的志愿者人数微乎其微。如何系统地发展长期支教活动以鼓励志愿者长期支教,并使其因支教所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还有待有关部门(组织支教的机构、受教当地政府、教育局等)深究。
单纯地从功利主义角度来看支教,自然会觉得支教是一件”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活动。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这句话的下半部分:无心插柳柳成荫。当今支教事业弊病仍存,然而支教的意义是有待时间去沉淀考量的。如何让支教的意义更加深远,也是有待我们思索研究的。
责任编辑:imToken新闻报料:400-888-8888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暑假,大学生,为何,纷纷,去,支教,短期,作用,
继续阅读
热新闻

APP下载

客户端下载
推荐
关于我们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