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无视员工揭发,谁为三菱“燃效门”埋单?
作者:admin 时间:2016-08-08 19:07
字号
8月2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三菱汽车公布了燃效造假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报告指出了三菱汽车管理层的多项过失:2005年,针对反复开展触犯法令的行车测试,有新员工提议应采取恰当的测试方式,但意见未被采纳;2011年,公司实施内部问卷调查,有员工指出研发现场多项违规操作,其中包括篡改燃效数据,当时管理层了解了相关情况却并未重视,问题被继续搁置。
《欧洲汽车新闻》报道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三菱内部盛行一种企业文化,即员工无力反抗上级要求,而且企业各部门间也存在着内斗,招致燃料数据造假问题。调查报告还指出三菱其他的过失还在于法律意识淡薄、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不够团结,以及无视目标的不现实性。
8月2日三菱汽车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公开道歉。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益子修承认当时作为社长曾接到过调查报告,并表示“正对于错失及时发现问题的机会进行反省”。
益子修认为,违规操作的背后原因是“超出能力勉强进行过度的车型拓展工作”,透露决定暂停研发一款原定2018年度前后投放市场的插电式混动车(PHV)。7月29日,三菱已经宣布将欧蓝德插电式混动版在美上市时间推迟至2017年夏天。
8月2日 日本三菱汽车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益子修
企业文化崩坏
此次引发广泛关注的“燃效门”涉及包括eK wagon在内的4款车,均为2013年生产的轻型车。三菱汽车此前承认,在燃油及经济性测试数据中造假的行为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
造假行为在三菱汽车公司内部隐藏了25年,有调查委员成员指出,这是企业文化的崩坏,是整个公司出了问题。
早在十几年前,三菱公司就曾深陷丑闻,当时相关人士提出公司应加强法律意识与质量检测,但公司并未正视该问题并实施相关改革。2000年到2004年,三菱汽车被曝出隐瞒6.4万多件客户投诉和21个品种的81万辆瑕疵车,曝光后三菱汽车宣布召回76万辆汽车。
但三菱汽车并未从那次危机中吸取足够教训,反而因此开发部门人才流失。同时,三菱汽车为了重建管理层而削减了其他成本。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三菱汽车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却给员工施加了更大压力。为了其他公司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员工需要在资金和人才都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业绩,此时优先追求利益便成了准则,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进一步加深。
此次调查报告书中就有这么一条:(公司员工)很难对做不到的事说“做不到”。日本每日新闻分析指出,员工渐渐难以感到汽车公司应有的责任,整个公司文化遭到破坏。益子修也承认,公司人心不齐,当下需要团结一致,防止分裂。
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其他建议还包括:三菱汽车应将认证部门独立于研发部,改革开发流程,推动公司重组,提高人事调动透明度,以及加强法律意识等。目前,三菱汽车正在考虑削减管理层冗余部门。
二季度亏损1297亿日元
丑闻爆出后,三菱汽车股价一路狂跌。今日三菱汽车收盘价为478日元,和丑闻前的864日元相比,股价跌去三分之一。
与市值缩水相对应的,是三菱汽车的巨额亏损。7月28日三菱汽车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报表显示,4-6月净利润为亏损1297亿日元(约合82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盈利239亿日元)。其中因燃效作弊问题,向顾客及三菱代工微型车的日产汽车的补偿费用等计入了1259亿日元特别损失。销售额同比减少14.3%至4287亿日元。
另外,三菱汽车二季度销量同期减少了约15.7%,由26.2万辆降至22.1万辆。日本国内市场情况尤其严峻,二季度仅销售新车1万辆,相比去年同期1.8万辆下降了约44.5%。此前因造假问题eK WAGON和eK SPACE两款轻型车自4月20日起停售,7月1日该车虽已恢复销售,但7月销量分别只有上年同期的84%和56%。
责任编辑:imToken新闻报料:400-888-8888 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继续阅读